【三下乡•直播间】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青衿撷韵承德里,古韵流芳薪火际”中华文脉传承团社会实践纪实

2025-09-02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新闻中心  点击:[]

活动背景

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指引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已被确立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承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清朝时期,承德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皇家宫殿、寺庙和园林。为了让青年肩负起挖掘文化根脉、传播传统精髓的重要使命,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组建“青衿撷韵承德里,古韵流芳薪火际”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团,于2025年8月25日-8月29日赴承德开展社会实践,挖掘承德所蕴含的皇家文化、民族融合文化与生态智慧。

活动内容

8月26日,团队成员前往普陀宗乘之庙寺开展文化探访。成员们带着对藏汉合璧建筑艺术的期待踏入寺院,这座纪念着重要历史事件、促进民族交融的古建,承载着清代多民族和谐共生的记忆。漫步寺院中轴线,从山门到主殿,藏汉建筑风格的碰撞与融合,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清代“合内外之心”的治世智慧,也更深刻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凝聚团结的强大力量。

8月27日,当团队成员踏入承德博物馆那庄严肃穆的大门时,一场穿越时空、探寻承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奇妙之旅便就此拉开帷幕。踏入“承德通史”展厅,从旧石器时代先民们留下的简陋石器,到辽金元时期见证民族交融的陶瓷、饰品,文物如散落的拼图碎片,逐渐拼出承德从荒蛮到繁盛的发展轨迹。当目光落在清代相关展品上,避暑山庄的营建史料、外八庙的建筑构件,生动还原了“一座山庄,半部清史”的恢弘叙事。从远古文明的星火,到清代民族融合的实践,再到红色精神的赓续,每一段都在诉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与坚韧。

8月28日,团队成员走进了避暑山庄,漫步此处,就像翻开一部厚重的清代史书。青灰色的宫墙圈住的不只是山水,更是一段王朝的春秋。正宫区的澹泊敬诚殿,楠木梁柱在岁月里沉淀出沉静的光泽,想象着当年康熙在此召见藩王、商议国事,木讷的梁柱仿佛都染上了历史的温度。转身走进湖区,镜湖的水波倒映着烟雨楼的飞檐,江南的婉约突然撞进塞北的壮阔——皇帝把天下风景都搬进了离宫,也把对江山的掌控藏进了一桥一岛。行至山区,古松在石阶旁虬曲生长,登上锤峰落照亭远眺,外八庙的金顶在林海间闪烁。避暑山庄不只是消暑胜地,更是帝王的政治舞台:在这里,满汉蒙藏的使者往来穿梭,裙摆扫过青砖的声响,都在编织着民族团结的经纬。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让传承团成员跳出书本,通过实地探访避暑山庄、外八庙、承德博物馆等文化地标,直观触摸中华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精髓,以承德为实践样本,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精神内核,让青年在与文化遗产的“对话”中深化认知、增进情感认同,进而从“文化学习者”转变为“文化守护者”,主动扛起传承薪火的青年责任。传承团将实践中汲取的文化精髓,通过分享、传播等形式辐射至更广泛群体,让更多人了解承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交融活样本”的价值,进而感知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