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直播间】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京华文脉传薪火,青年筑梦耀中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团社会实践纪实

2024-08-11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新闻中心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认真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年学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理念,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学子在暑假期间组成辽宁师范大学“京华文脉传薪火,青年筑梦耀中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团,通过线上素材整理、线下实践地点打卡相结合的方式于2024年7月31日在北京多个红色文化景点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深入了解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铭记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事业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伟大精神,使其在当代社会得以延续和发扬,激发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参观形式,增强每位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鼓励每位成员进行文化创新,为文化繁荣贡献力量。通过团队协作,提升了每位成员的综合素质。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下,成员们通过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意识。提升大家的自我认知和思想觉悟,学会思考和寻找自己的社会价值。

7月30日到达北京,团队成员集合,稍事休整后开始了对一系列实践地点的实际参观。实践地点包括: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7月31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前往北大红楼进行参观。北大红楼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红楼始建于1916年,1918年落成,原为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因该楼墙体的主要部分均用红砖砌成,故俗称"红楼",是北京大学的旧址,五四运动纪念地。大楼一层为图书馆,二层是教室及行政办公室和大教室,三、四层全部为教室。蔡元培先生任校长时,曾在二楼西部今208室办公。北京大学红楼汇集了许多学者和新派人物来此授课,还集中了新潮社、国民杂志社、新文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许多革新团体,《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就设在地下室的红楼印刷厂印制出版。这里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我们了解到新文化时期人们的思想发展历程,在参观红楼的过程中,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历史更加感兴趣。这次参观让我们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长了见识。

7月31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前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进行参观。1917年,陈独秀从上海赶赴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在此居住,并设立《新青年》编辑部。《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后,由陈独秀个人主编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思想者和文化先驱在《新青年》上猛烈发声。陈独秀旧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场所,也是见证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历史遗存,通过参观成员们深刻意识到了五四运动的革命先驱们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8月1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进行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按照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分为四个部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宣传展示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光辉历史。在馆内,成员们参观了党的历史文物,从中了解到党的历史变迁,以及党的历史文化。从收藏品中,成员们可以感悟到党的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党的强大的政治实践的历史贡献。参观中国党史馆让成员们了解到了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更感受到了党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政治实践的深远影响,成员们内心油然生起强烈的国家荣辱感和使命感,更加珍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

8月1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前往中国工艺美术馆进行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内陈列有艺术陶瓷、织锦、抽纱刺绣、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景泰蓝、金、银、铜摆件、泥人、内画壶、漆艺以及民族工艺和民间工艺品,荟萃了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的精华,其中包括老一辈工艺美术大师、专家、教授的传世佳作以及历年获国家金奖或国际金奖的优秀作品等一批国家级珍品。每一件珍品都凝聚了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尤其是那些国宝级的珍品,如翡翠雕刻的《四海欢腾》和《岱岳奇观》等,展现了匠人们卓越的技艺。馆内的艺术氛围浓厚,让人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之中。对于成员们来说,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不仅可以丰富艺术知识,还能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体验。



在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加深了成员们对北京历史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更激发了成员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在这里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强成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成员们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成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如仁爱、诚信、和谐等。通过社会实践,这些思想能够深入人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引导成员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实践团成员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责任与担当的历练,培养了成员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在北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社会实践,能够让青年一代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和责任,激发其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文化的永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