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直播间】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弘扬“六地”精神,赓续时代芳华——辽宁“六地”文化寻访团社会实践纪实

2024-08-10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新闻中心  点击:[]

   

实践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响应国家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张馨沂、李嘉涵、吴梦桐、纪雨辰、张润考、赵诗怡、李金盈、马欣、曲鑫艺等人组成的“弘扬‘六地’精神,赓续时代芳华”——辽宁“六地”文化寻访团前往沈阳市进行本次党史学习教育团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沈阳市的多个红色教育基地,仿佛翻开了一部生动的党史长卷。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党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通过实地探访,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从成立之初的艰难困苦,到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这不仅增强了成员们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激励成员们不断学习党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过程

1.参观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

7月13日上午,团队前往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进行参观。踏入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的旧址陈列馆,仿佛穿越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正义审判”四个大字的巨型条幅,悬挂在正门对面的中央,引导前来参观的人们能够立即进入陈列馆的主题。馆内每一件展品、每一幅照片,都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正义的审判。

沿着展厅缓缓前行,成员们被那些详实的史料深深吸引。从战犯的供词、受害者的证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的判决书,每一份文件都承载着沉重的记忆,让人不禁为那些无辜的生命感到惋惜,也为正义的最终胜利而振奋。特别是看到那些战犯的审判过程,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与公正。无论他们曾经多么嚣张跋扈,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这不仅是对受害者的告慰,更是对全人类的警示:战争是残酷的,任何试图通过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走出陈列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参观不仅让大家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也更加坚定了维护正义、反对战争的信念。


2.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日子,承载着沉重的记忆,成为民族心灵深处永远的伤痛。“九一八”就是这样一个刻在中华民族脊梁上的日子。怀着沉重而崇敬的心情,在7月13日下午,团队走进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启了一段触动心灵的旅程。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庄严肃穆,巨大的台历形石碑上布满“弹孔”,时间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踏入纪念馆的大门,凝重的氛围瞬间将大家包围。一幅巨型的银幕、一组震撼的音乐、一段详实的文字,仿佛将整个团队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年代。

党的艰苦历程在这段历史中清晰可见。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肩负起了拯救国家和民族的重任。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再到解放战争,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与磨难。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数名共产党员为了理想和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通过参观,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章中所蕴含的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党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走出纪念馆,阳光洒在身上,团队成员们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回顾这段历史,对现实有着深刻的预示。我们珍视和平,但不乞求和平;我们反对战争,但不惧怕战争。九一八的警钟长鸣,激励着团队成员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团结一心,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

7月14日上午,团队成员集合并前往中国工业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中国工业博物馆见证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与记录者。馆中陈列着的一幅幅记录工业发展的老照片和一张张沈阳工业生产和对外支援与援建的统计表,向人们呈现出沈阳这座工业城市的振兴足迹。馆内诸多被誉为“共和国第一”和“工业之最”的文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也见证了中国工业在各项领域的创新突破和伟大成就。同时馆内收藏的大量近代工业历史文物材料,为研究中国工业史提供了证据,同时也能让人们了解和铭记在那个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以及无数劳动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深埋心底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本次参观,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文化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中国工业的发展来之不易,并且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应当肩负起推动中国工业创新发展、实现制造强国的历史使命。

           
           

4.参观沈飞航空博览园

7月14日下午,团队参观了沈飞航空博览园。博览园以展示中国歼击机发展史为主,向游客展示了许多类型的歼击机实体以及模型,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处可以近距离接触战斗机的主题公园。它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起步的缩写,是中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写照,它承载着的家国情怀,感动着每一个团队成员。

走进博览园,沿着参观路线前行,一架架威风凛凛的歼击机整齐排列。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第一架超声速战斗机歼6等经典机型静静矗立,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党的关怀下,无数沈飞人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突破重重技术难关,为我国的国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志在蓝天,碧海雄风”,在这一项项航天成果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是他们的坚持与奋斗换来了今天的“上九天揽月”。“展翅高飞,功炳天疆”,从早期国产歼击机到今天的现代化先进战机,每一个航空文物展品,每一架飞机模型,都在诉说着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与腾飞。

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沈飞航空博览园不仅是一个展示航空科技的平台,更是党建引领东北振兴的生动范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沈飞人以航空报国为己任,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东北经济的振兴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团队成员们在参观了一架架飞机、看到了祖国航空由弱转强的变化之后,无一不被气势磅礴的歼击机所震撼,渐渐深入,感受岁月蹉跎,历史沉淀。每一个发展过程的背后,都有着无数航天科研工作者艰辛的故事,他们点燃自己的青春,甚至奉献自己的生命,一步步造就当今中国航空的辉煌盛世。

离开博览园时,太阳的光辉洒在那些钢铁巨翼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光芒不仅照亮了过去的辉煌,更照亮了东北振兴的美好未来。这次参观加深了团队成员对航空报国精神的感悟和理解,同时提升了爱国精神。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付出自己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实践总结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这次短暂却充实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们探古访今,以时间为序进行了一场知识丰富、意义深厚的学习之旅。团队成员们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看着无数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一桩桩壮举令人动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心中;踏入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栩栩如生的蜡像复原了当年的庄严肃穆的审判庭场景,中国人民抗战由此画上胜利的句点,中华民族由此走向复兴;来到中国工业博物馆,团队成员们见证了百年中国工业的变迁,那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久久激荡于心中,而今我国工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这让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倍感自豪;迈入沈飞航空博览园,一架架飞机雕塑在无声地诉说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历史性跨越,大家感受到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强大动力,我国正向着“航空强国”迈进!在这次社会实践的旅程中,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与伟大,也见证了时代的飞速发展与国家的繁荣昌盛。回看走过的路,不仅要铭记过去,更要以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青年一代有责任也有信心将先辈们的精神火炬传递下去,用智慧和汗水,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坚守信念,勇攀高峰,继续书写中国民族的辉煌篇章。让吾辈青年携手并进,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共同迎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