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3级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2024-03-01    点击:[]

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成才提供条件,依据《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辽师大校发[2018]60号)相关规定、《辽宁师范大学2023级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通知》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3级本科生转专业工作(以下简称转专业)实施细则。

第一条 遵循原则。

我院转专业工作遵循以下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学生自愿申请尊重学生专业兴趣兼顾学校专业培养规模和办学条件。符合条件的学生具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第二条 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我院转专业工作的有序、公平、顺利开展,我院成立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任永功

副组长:牛盼盼

  员:何馨宇、张志鹏、傅博石慧

 书:高思洋

办公电话:85992418

第三条 转专业资格。

有下列情况的学生可以申请转入我院各专业

(一)对我院专业有兴趣和突出特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学业专长,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1. 具有与申请转入专业相关的高中阶段以来的学科类竞赛获奖证书、等级证书或能够证明其专业特长的其他成果。

2. 修完所在专业第一学期全部课程并参加了所有考试课程的期末考试,且所修通识教育课程考核成绩无不及格记录。

(二)第一学期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位列所在专业前10%的。

(三)按照学校特殊专业在校生选拔计划,达到相关选拔要求的。

(四)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由学校组织统一进行专业调整的。

(五)经学校批准休学创业后复学且创业模式、过程或成果与转入专业的学业相关的。

(六)应征入伍退役复学的。

(七)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在原专业继续学习的。

(八)因专业调整(撤销、合并、停招等)原因,学籍异动后无法在原专业继续学习的。

有以下情况之一不得申请转入我院(以当年招生计划为准):

(一)未报到入学、注册取得学籍的;

(二)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三者之间跨类别的;

(三)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含专升本、中师升本、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有协议的免费师范生等;

(四)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

(五)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互转的;

(六)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的;

(七)应予退学的;

(八)受到警告及以上处分尚未解除的;

(九)已修满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三分之二以上的;

(十)申请二次转专业或申请退回原专业的。

第四条 转专业学生数额。

2023各专业接收转入学生人数上限为该专业当年新生在籍数的10%,具体如下:

人工智能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

数字媒体技术3

第五条 转专业工作程序。

我院转专业工作依照以下程序开展:

(一)申请人通过教务管理服务平台申请,经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在规定时

间内参加我院组织的资格审核。

(二)学院对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进行考核,并确定拟接收学生名单。若申请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拟接收人数,则直接进行面试考核;若申请报名人数超过拟接收人数,则需先进行笔试再进行面试的考核。

(三)学院公示拟接收学生名单,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四)转专业学生名单无异议后,学院在教务管理服务平台核准通过,并将审核结果、公示网址等书面材料报教务处。

(五)教务处汇总并审核转专业学生名单,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后,通过校园网公示名单,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六)考核方式

我院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对申请转入我院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其中笔试成绩(满分100分)占考核总成绩的70%、面试成绩(满分100分)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最后以学生考核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注意:如果某专业申请转入人数小于或等于该专业拟接收人数,则学院只对申请人进行面试考核而不进行笔试考核,面试成绩高于60分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笔试科目:申请转入我院的学生,笔试C语言课程,满分100

第六条 学籍管理及学分认定。

(一) 学生转入我院新专业后,学籍一般应编入原年级。因原专业与转入专业间培养方案差异较大、学生本人学习能力和意愿、原专业学业情况等原因在原年级就读困难的,可以申请转入下一年级就读。转专业学生管理应依据编入年级所适用的管理办法。

(二) 我院安排转入学生的课程衔接和学习指导。学生转入我院新专业后,应完成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内容并获得相应学分方能毕业。转专业前所修课程和学分按学校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的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和转换。

第七条 本实施细则与学校相关文件冲突的以学校文件为准。本细则解释权归属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本科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请拟转专业学生注意查看学校教务处网站和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网站。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

20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