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研究热情,学院精心筹备,即日起盛大启动首届人工智能文化节。届时学院九位专业教师将陆续带来人工智能专题报告,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科技前沿的智慧之窗;九项创意比赛同步开展,鼓励学生以匠心独运的AI为笔,以功能卓越的DeepSeek为墨,在数字时代的广袤画卷上挥洒无尽创意。首届人工智能文化节,不仅能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夯实根基,更能为社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在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留下计算机人坚实而有力的足迹。

一.文化节概况
文化节由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师生倾力奉献,分为三大篇章——报告篇、赛事篇和成果展示篇。
(一)报告篇
在人工智能文化节期间,学院九位专业教师为学生带来九期精彩纷呈的人工智能领域学术报告,为学生送上人工智能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共同品味人工智能专业学习领域的“饕餮大餐”!(排名不分先后,具体报告时间稍后发布预告)。
1.《浅谈基于DeepSeek的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何馨宇老师
2.《AI赋能数据分析》徐晓璐老师
3.《deepseek赋能文献管理》朱蓓蓓老师
4.《DeepSeek赋能,专业学习的智能加速器》陆红彬老师
5.《如何使用AI助力演讲与汇报——提升学术表达能力与沟通效率》屈雯老师
6.《探秘人工智能的学术奇迹》田瑞杰老师
7.《AI与AIGC的底层逻辑与实践应用》石慧老师
8.《浅谈人工智能》傅博老师
9.《智慧医疗的前期研究成果漫谈》方玲玲老师
(二)赛事篇
九项赛事同步开展:“我的DeepSeek应用笔记”评比大赛、“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征集大赛、基于DeepSeek辅助开发的应用程序大赛、AI+求职简历设计大赛、AI+微党团课创作大赛、AI+微课创作大赛、AI+海报设计大赛、数字电子技术竞赛、“力扣”算法大赛。
同学们,各项赛事均由专业教师倾力指导,还不快快参与进来,这是检验和提升人工智能运用和学习水平的最佳机会!
(三)成果展示篇
文化节闭幕后,学院将以展板、画册等多样形式汇集成果,展示学生在文化节中的收获与成长。
AI赋能梦想,DS(DeepSeek)引领未来!在本次人工智能文化节,让我们一起领略人工智能的创新思潮,见证精湛绝伦的数字时代!
二.赛事篇介绍
(一)
“我的DeepSeek应用笔记”评比大赛
1.活动对象及指导教师
学院全体研究生、本科生。
指导教师:何馨宇
2.投稿截止时间
2025年4月10日20:00
3.作品要求
(1)主题明确:围绕DeepSeek的使用心得、功能体验、应用场景或优化建议展开,突出对工具的理解和应用。分享个人使用DeepSeek的真实感受,避免空洞的描述,突出工具对工作或学习的实际帮助。
(2)作品需以电子版Word形式提交,图文并茂,落款需要有“年级-姓名-学号”,不得少于800字。
(3)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内容,一经发现,取消评选资格。
4.提交方式
作品压缩包命名:班级-姓名-学号。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整合为压缩包(压缩包以年级-班级-DS应用笔记命名),发送至指定邮箱,研究生直接以年级-姓名-学号-DS应用笔记命名发送至邮箱。
材料收取
本科生负责人:戚茹佳2585101325@qq.com
研究生负责人:迟嘉烔 499750639@qq.com

(二)
“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征集大赛
1.活动对象及指导教师
学院全体研究生、本科生。
指导教师:朱蓓蓓
2.投稿截止时间
2025年4月10日20:00
3.作品要求
(1)鼓励参赛者利用AI工具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充分彰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孕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参赛作品围绕课程思政展开,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学习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品可以是任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所提及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也可以根据所学课程,自行查找完善,形成新的案例。参赛作品应能体现教师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后学生自身感悟。
(3)提交文档采用Word格式,字数要求不少于1200字,标题三号黑体加粗,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
(4)作品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取消评选资格。
4.提交方式
作品压缩包命名:班级-姓名-学号。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整合为压缩包(压缩包以年级-班级-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命名),发送至指定邮箱,研究生直接以年级-姓名-学号-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命名发送至邮箱。
材料收取
本科生负责人:崔馨日 1571054431@qq.com
研究生负责人:孙旖涔 1198450728@qq.com

(三)
基于DeepSeek辅助开发的应用程序大赛
1.活动对象及指导教师
学院全体研究生、本科生。
指导教师:方玲玲
2.投稿截止时间
2025年4月10日20:00
3.作品要求
(1)作品须为个人原创开发的应用程序,基于DeepSeek技术框架或API进行功能拓展,需体现人工智能、算法创新的核心理念。
(2)参赛作品需紧扣“深智赋能,码启新程”主题,充分融合DeepSeek智能技术优势。使用Python/Java/C++等编程语言开发,推荐调用DeepSeek平台工具链,鼓励结合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模块实现创新功能。
(3)作品格式:上交可执行文件、程序报告(包含ai提问日志,程序使用说明)。文档和可执行文件压缩成一个文档,以年级-姓名-学号命名。
(4)作品必须为自主开发,严禁使用未授权代码或侵犯知识产权,组委会将通过代码查重及技术答辩进行原创性审核,违规者取消参赛资格。
4.提交方式
作品压缩包命名:班级-姓名-学号。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整合为压缩包(压缩包以年级-班级-DS应用程序命名),发送至指定邮箱,研究生直接以年级-姓名-学号-DS应用程序命名发送至邮箱。
材料收取
本科生负责人:丰翼 2849582097@qq.com
研究生负责人:付晨阳 157519361@qq.com

(四)
AI+求职简历设计大赛
1.活动对象及指导教师
学院全体研究生、本科生。
指导教师:陆红彬
2.投稿截止时间
2025年4月10日20:00
3.作品要求
(1)参赛者作品必须原创,真实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姓名、学院、专业等),如发现或接到举报证明参赛作品为抄袭,则取消参评资格。
(2)要求作品整体版面设计美观协调,篇幅适中,布局整洁大方;个人基本信息完整无误,求职意向清晰明确,能够精准传达职业目标;内容需真实客观,逻辑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表达流畅准确,符合书面规范,无语法错误及错别字。
(3)鼓励参赛者充分利用AI工具,优化简历内容,提升简历与目标职位的契合度;运用AI自动生成专业简历模板,确保信息层级清晰、重点突出;借助AI技术凸显个人优势与独特风格,打造兼具专业性与创新性的高质量简历。
(4)简历格式统一为PDF格式,A4大小,不超过两页。
4.提交方式
作品压缩包命名:班级-姓名-学号。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整合为压缩包(压缩包以年级-班级-AI简历命名),发送至指定邮箱,研究生直接以年级-姓名-学号-AI简历命名发送至邮箱。
材料收取
本科生负责人:张婉婷 3476154158@qq.com
研究生负责人:周菁仪 1370232263@qq.com

(五)
AI+微党团课创作大赛
1.活动对象及指导教师
学院全体研究生、本科生,以个人或团队(不超过5人)形式参赛。
指导教师:徐晓璐
2.投稿截止时间
2025年4月10日20:00
3.作品要求
(1)参赛者利用DeepSeek等AI工具创新党团课形式与内容,如:AI配音、AI制作视频等,提升党团课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发掘优秀的党团教育资源。
(2)参赛者需要提交参赛作品视频及AI说明文档。
(3)参赛作品应以下面4个类别作为选题参考:
①政治理论类:聚焦党中央、团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等理论成果,探讨其内涵、意义与实践应用。
②青年行动类:展现青年在各级党、团组织引领下,于各领域拼搏奋斗、施展才华、作出突出贡献的事迹与成果。
③红色事迹类:挖掘党、团组织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关键人物,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传承、精神内涵。
④党团知识类:涵盖党团的性质宗旨、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发展历程等基础认知内容。
(4)利用各种视频制作软件制作,制作5分钟以内的微党团课视频,要求务必保证内容准确、结构清晰、形式新颖,作品中可以使用符合形象标准、保持具有严肃性的AI人物形象。
(5)视频作品格式为MP4、MOV。AI说明文档为Word文档格式,文档中需说明创作过程中使用到的AI名称以及在辅助创作时起到何种作用,并在文档中附上使用AI过程截图证明。
(6)作品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取消评选资格。
4.提交方式
个人作品命名:班级-姓名-作品名称,团队作品命名:班级-团队名称-作品名称,团队作品还需以Word附上团队成员姓名、学号信息一并上交。本科生各班整合为压缩包(压缩包以年级-班级-党团课命名),发送至指定邮箱,研究生作品直接发送至指定邮箱。
材料收取
本科生负责人:李宇轩 2336859514@qq.com
研究生负责人:郭晓萱 985063050@qq.com

(六)
AI+微课创作大赛
1.活动对象及指导教师
学院全体研究生、本科生。
指导教师:屈雯
2.投稿截止时间
2025年4月10日20:00
3.作品要求
(1)需提交AI辅助微课视频和使用AI说明文档。
(2)AI辅助微课视频为mp4格式,时长为5分钟至5分半,比例为16:9,需真人出镜。
(3)AI说明文档为Word文档格式,文档中需说明创作过程中使用到的AI名称以及在辅助创作时起到何种作用,并在文档中附上使用AI过程截图证明。
(4)AI辅助包含且不限于利用基于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开发的智能助手辅助生成教案设计、编写教学互动平台代码,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式平台辅助生成PPT、教学过程中所需的照片、视频和音频,利用人工智能剪辑工具自动化和优化视频剪辑过程中的任务。
4.提交方式
作品压缩包以“姓名-《微课名称》”命名。本科生各班整合为压缩包(压缩包以“年级-班级-AI+微课”命名),发送至指定邮箱,研究生作品直接发送至指定邮箱。
材料收取
本科生负责人:赵诗怡 1825803379@qq.com
研究生负责人:刘蕴纬 493183356@qq.com

(七)
AI+海报设计大赛
1.活动对象及指导教师
学院全体研究生、本科生。
指导教师:田瑞杰
2.投稿截止时间
2025年4月10日20:00
3.作品要求
(1)作品需以人工设计为主体,借助AI技术辅助创作。要求手绘/PS设计占比不低于60%,AI生成内容不超过40%(如背景生成、元素渲染等)。
(2)参赛作品需围绕“智创未来,码动青春”主题,突出科技感和创新性,海报设计需包含院徽,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相关的元素,如代码、机器人、虚拟现实等。
(3)AI使用要求:需在作品说明中标注AI使用环节及工具,禁止直接使用AI生成完整作品,AI生成内容需经人工二次创作处理。
(4)用ps等绘图软件制作,在画布中自由发挥。
(5)提交材料:500字设计说明(含AI日志),创作过程文档(含AI生成原始素材)。
(6)作品格式:电子版海报尺寸60cm*90cm,分辨率要求不小于300dpi。
4.提交方式
作品压缩包以“班级-姓名-学号”命名。各班整合为压缩包(压缩包以“年级-班级-AI海报设计”命名),发送至邮箱,研究生作品直接发送至指定邮箱。
材料收取
本科生负责人:王鑫 lys060513@qq.com
研究生负责人:郭晓萱 985063050@qq.com
(八)
“芯火杯”数字电子技术竞赛
1.活动对象及指导教师
学院全体本科生,以个人或团队(不超过3人)形式参赛。
指导教师:石慧
2.比赛时间
2025年4月中旬
3.比赛形式及内容
(1)现场命题:题目围绕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或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等)设计,现场公布赛题。
(2)现场搭建: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电路设计、实物搭建(使用指定开发板,如74系列芯片)。
赛事联络
报名参赛者须进入参赛微信群,群二维码如下:
负责人:曲轩慧 15998657593

(九)
“力扣”算法挑战赛
1.活动对象及指导教师
学院全体本科生,以个人或团队(2-3人)形式参赛。
指导教师:傅博
2.比赛时间
(本次比赛总时长两个月,文化节期间取区间成绩单独颁奖)
初赛时间:2025年4月1日-2025年4月20日
决赛时间:2025年4月25日(线下)
3.报名方式及具体规则
参赛者按组别进入参赛群,具体要求参见微享计信公众号3月20日“力扣”算法挑战赛独家推送。
赛事联络
负责人:吴海铭 18840579069
赛事总联络
学院辅导室:于祥昀 0411-85992860
本科生赛道负责人:林枫仪 13394256996
研究生赛道负责人:迟嘉烔 13942775018
同学们,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首届人工智能文化节的大幕即将拉开,诚邀你的到来!此次文化节既是学院拓展科技育人路径的进一步探索,也是学院党委扎实推进“一融双高”建设、运用人工智能赋能精准思政工作的有效尝试,必将助推学院各项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
首届人工智能文化节,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