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广大青年踊跃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院积极搭建平台,激励莘莘学子奔赴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同学们带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青春的蓬勃朝气,走进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智慧和汗水助力家乡发展。他们在基层中通过与群众的交流协作,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诠释计算机学子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家乡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青春笔触。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实践历程,感受他们在基层奋斗的足迹与收获的成长!
我是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崔灿。这个寒假,我投身冰雪马拉松志愿活动,负责完赛物品发放,这段经历意义非凡。极寒天气下,保障数千名选手及时领取物资并非易事。为防设备失灵,我们提前手写备份名单,还将物资放入保温箱。面对选手手指冻僵无法扫码、系统故障等突发状况,团队迅速协作,协助选手操作手机、手动核对号码,确保发放流程顺畅。
在这次志愿活动中,我收获满满。看到选手们拿到奖牌时的喜悦,我深感自己工作的价值;志愿者之间相互帮助,轮岗取暖、共享暖贴,让我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这段经历锻炼了我的应变与沟通能力,更让我懂得奉献的意义。未来,我也会继续在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


我是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李逸佳,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校园与社会,帮助我们拓宽视野、积累经验、锤炼能力。
在海城市自然资源局行政办文秘综合组实习期间,我深度体验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日常,切实感受到了其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在这里,我通过大量的公文写作实践和对优秀范例的学习,熟练掌握了不同公文的写作技巧,实现了从格式混乱、语言生涩到行文规范、逻辑严谨的转变;熟练运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高级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与领导、同事和其他部门的频繁沟通协作中,我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在专业技能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更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一份看似平凡的工作背后,都承载着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大责任。在实习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身边前辈们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我将以此次实习为新的起点,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同时,我会不断提升自我,积极投身社会建设。感谢海城市自然资源局提供的实习机会,这段经历已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更好地服务社会。


我是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张依芮同。这个寒假,我参加了红旗街道城北社区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收获颇丰。
实践期间,我主要协助街道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接受红色教育的熏陶,还整理了社区公共图书室。通过这次实践,我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在沟通协作上,与不同人群交流时,我学会根据对方特点调整方式,和团队协作时积极分享想法、倾听意见,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组织策划活动也让我明白,提前规划和多套预案的重要性,像文化活动遇到场地变更,因准备了备用场地才顺利开展。
这次实践让我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不易,看到老人的笑容、社区环境的改善,我很有成就感,也更有社会责任感。不过实践中也发现志愿服务宣传不足,参与度低,建议利用社交媒体、校园活动等加强宣传。
未来,我会持续关注家乡发展,积极参与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能力。我也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视野,为服务家乡、服务社会打基础。我相信,只要大学生都投身实践,就能助力家乡振兴,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返家乡活动风采展圆满落幕,我们见证了青年学子们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绘就的生动图景。他们的努力不仅为家乡注入了蓬勃的朝气,也为社会传递了青春的正能量。
在此,我们呼吁更多青年勇敢走出舒适区,投身家乡建设的广阔天地,用知识与热情点燃家乡的希望之火。
让我们携手并肩,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共同谱写家乡发展的崭新篇章!愿每一位青年都能在家乡的热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