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AI赋能高等教育的工作部署,开学初迅速组建AI赋能高等教育专项团队,先后召开专题部署会和推进会,组织教师以DeepSeek为核心技术引擎,运用先进AI技术赋能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智能化升级的路径,提供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与案例参考。

在学院整体规划布局和团队协同攻关下,相关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AI赋能教学团队:在《C语言课程设计》《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等课程教学中,围绕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与课堂辅助环节,充分运用AI工具优化课程目标设定与知识点权重分配,增强课程思政的深度与广度;构建AI协同工具链,自动生成结构化课件框架与可视化教学素材;借助DeepSeek进行试卷成绩统计与测评建议输出;通过AI助手实现课堂内容实时转写与个性化学习建议推送,推动教学从“单向传授”向“多维互动”转型,助力理工类课程由抽象知识向具体实践深入转化。

AI赋能科研团队:利用DeepSeek赋能文献管理、数据分析、学术论文写作等工作;利用DeepSeek自动生成结构化综述写作框架,提升文献阅读与整理效率;协助师生高效处理数据,在论文选题、撰写及润色环节显著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AI赋能学科交叉融合团队:利用AI赋能学科交叉融合,为计算机与生物信息学、地理、教育技术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任务主题+N”提示词模式设计交叉研究方案,智能生成整合实施路径,促进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助力学科交叉创新不断突破。

AI赋能场景应用及实践团队:用AIGC提升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内容创作、成果展示等环节的效率和质量;融合AI技术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企业AI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和研发实践实训课智能平台建设,提升教师信息伦理与数据安全意识,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与技术协同。

AI赋能第二课堂团队:聚焦人才培养,注重将价值引领融入第二课堂实践,成功举办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首届人工智能文化节。活动中教学互动融合、师生协同共进,九项由教师全程指导的创意赛事为学生打开通往智慧未来的科技之窗。AI赋能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潜能,也有效促进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全面培养。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跨学科协同与整合创新,助力高等教育智能化升级,服务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